制造业偏爱中西部物流巨头自建园区企业选址路径新趋势你Get了吗?
一家企业的选址,是一个新闻事件,同一产业类型企业的选址动向则描绘出一个典型产业的转移脉迹,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别不同产业类型企业选址的观察研究,进而可以明晰企业选址的路径,窥视经济发展的趋势。
中兴已在全球建立19个研发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中国生产基地主要设立于深圳、杭州、西安。未来西安基地将担负中兴手机高端智能手机的生产。西安对中兴的吸引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和丝路起点战略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中兴西安基地邻近即是三星芯片园区与比亚迪结构件工厂中兴不出园区即可实现就近配套。
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用工成本增加和城市发展的去制造业趋势,一些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是大势所趋。
2015年3月,占地150亩、总投资2.5亿元的顺丰电商产业园落户泰州海陵区城北物流园,占地面积20万平、一期投资10亿元的长春顺丰电商产业园也签约开工。顺丰的物流野心,远不满足于快递。未来5至8年,顺丰将在全国50多个城市进行布局物流园区,建立全国性的电商服务网络体系,为众多电子商务客户及商家提供仓储、物流、融资、销售等全产业链电商服务。
物流巨头自建园区已然是一种趋势。电商产业园是借助顺丰已具备的强大的营运能力,为电商企业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服务,是顺丰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
受益劳动力成本较低,日韩制造业工厂进驻越南的热潮仍在持续。近两年,中国开始强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剔除廉价代工厂,提升本土企业品牌溢价能力和制造能力。中国不再需要单独依靠低廉制造,更需要高价值、高能力、高附加值的外资企业进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调整招商引资优惠力度,而原本传统的外资制造企业得不到有利政策,外资工厂开始大规模转移。另一方面,日韩企业并非全面撤离中国, 而是开始大幅度调整对华投资,撤离一般低端制造业,增加对高端制造业的投资。
大量外资企业将工厂搬离,这是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在中国和世界工厂告别的时候,中国希望更多外资企业能把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高层分工放在中国,但这种调整却没有那么快,园区或将因此面对青黄不接的尴尬现状。
自微软收购诺基亚以来,一直未有建树。诺基亚昔日风光不在,微软中国区业务也一再收缩。微软关闭诺基亚原来位于北京和东莞两家工厂,而亚洲的产能将全部由越南工厂承担。微软在全球仅保留3家手机工厂,均分布在新兴地区。微软快速整合诺基亚,以求削减开支、节约成本。这与其正在中国遭受反垄断调查不无关系。而中国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也迫使外资企业选择迁徙至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
从产业迁徙路径来看,中国原有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小,外资需要寻找新的适合产业生长的土壤。而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选址呈现出几个剖面。我们能够看到,与以往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关涉百亿投资的大体量选址事件相比,草根创业者的选址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开启“众创时代”序幕,创业者的选址成为热门。
这一年,不少知名外资企业正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速撤离中国,并且一些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从产业迁徙路径来看,中国原有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小,外资在寻找新的适合产业生长的土壤。中国正在经历制造业的升级,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阵痛。
外企对于中国投资,对于成本的关注越来越明显,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与此同时,很多外资企业开始摒弃此前独立自我的状态,更多的向中方合作伙伴靠拢。外企投资正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东部沿海地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纵观以上选址事件,很多城市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选址新热地。在企业选址过程中,对于成本和产业的优化是主要趋势。制造业企业倾向于人力成本更低,原材料价格更低的区域;而对于人才需求迫切的第三产业及科技类企业,则更多的向人才、产业集中度高,创新程度高,思想活跃高的区域转移;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其选址也体现其企图影响政策决策的诉求。
文/编辑 by 魏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海外园区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